產品分類
Product Categories珠寶玉石鑒定儀器 寶石顯微鏡 珠寶顯微鏡-深圳麥哲倫 更新日期:2015-05-21 點擊數:2614
寶石顯微鏡是實驗室必備的珠寶檢測儀器之一,它的用途很廣,最主要是通過放大觀察寶石的內含物和表面特征。是區分天然寶石、合成寶石及仿制寶石的重要手段。
寶石顯微鏡是實驗室必備的珠寶檢測儀器之一,它的用途很廣,最主要是通過放大觀察寶石的內含物和表面特征。是區分天然寶石、合成寶石及仿制寶石的重要手段。
一、結構
寶石顯微鏡類型有單筒顯微鏡、雙筒顯微鏡、雙筒立體顯微鏡、雙筒立體變焦顯微鏡等,而目前多采用立式雙筒立體連續變焦顯微鏡(圖1),其放大倍率可從10倍~70倍之間變化,并可連續變焦。 由雙目目鏡、可變放大物鏡、顯微鏡支架和光源系統四個部分組成。
圖1 寶石顯微鏡 圖2 目鏡
1.目鏡(圖2): 裝在鏡筒的上端,雙筒,放大倍數有10×和20×兩種。
2.物鏡: 裝在鏡筒的下端,放大倍數為0~4×,可調。
3.變焦旋鈕(圖3): 連續調節物鏡的放大倍數。
圖3 變焦旋鈕 圖4 調節旋鈕
4.調節旋鈕(圖4): 由齒條和旋鈕組成,可以升降鏡身,調節物鏡與被測寶石之間的工作距離,使被測局部清晰對焦。
5.頂光源(圖5): 表面垂直照射光源,一般為日光燈,方向可調。
圖5 頂光源
6.底光源(圖6): 底部照射透射光源,一般為白熾燈,內置,方向不可調,光強可通過滑鍵調節強弱。
圖6 光亮滑鍵
7.鎖光圈(圖7): 控制底光源照射的光量大小。
圖7 鎖光圈 圖8 擋板
8.擋板(圖8): 改變底光源的照明方式(亮域/暗域)。
9.寶石鑷: 夾持寶石用,可上下、左右、前后移動及自身旋轉。
二、照明方式
由于寶石的透明度不同,包裹體類型的不同,選擇適當的照明方法會取得更好的觀察效果。
1.垂直照明法(頂光源照明法)(圖9):
關閉底光源,用頂光源垂直(或近垂直)照射寶石。主要用于觀察寶石的表面特征,有時對于透明、色淺的寶石也可觀察到自然光垂直照射下的內部特征。
圖9 頂光源照明法 圖10 亮域照明法 圖11 暗域照明法
2.亮域照明法(圖10):
撤掉擋光板,使底光源的光線直接通過寶石觀察。主要用于觀察寶石的包裹體,尤其有利于對色帶、生長紋和低突起的包裹體的觀察。
3.暗域照明法(圖11):
打開底光源,加入擋板,可得到測光照明,在暗域背景下,使包裹體更清晰的顯現出來。主要用于觀察寶石的內部特征,使內部特征在暗色背景下呈現清晰的影像,可以觀察出內部特征的具體形態和特征,如相態、顏色等。
4.點光照明法(圖12):
使用底光源并縮小鎖光圈成點狀照射寶石。主要用于觀察寶石內部的局部特征及一些特殊結構。
圖12 點光照明法 圖13 散射照明法
5.散射照明法(圖13):
在寶石和光源之間放置面巾紙等半透明材料,使光線散射、柔和。主要用于輔助觀察寶石的色帶、色環及一些特殊的顏色分布。
除了以上五種常用的照明方法外,還可以用斜向照明法、偏光照明法、水平照明法、遮掩照明法、復合照明法等。
三、操作方法:
1.擦凈目鏡與待測寶石,并將寶石夾于寶石鑷上;
2.插上電源,打開底光源,選擇暗域照明,調節目距(方法:雙手分別握住一只目鏡移動,直至雙眼清晰的看到一個完整的圓形視域(圖14))。
圖14
3.調節焦距,使寶石清晰成像,先準焦于寶石表面,用頂光源照明法觀察外部特征,換暗域或亮域照明法后聚集于寶石內部觀察內部特征。
4.調節變焦旋鈕,從低倍物鏡開始觀察,找到目標觀察對象時,進行局部高倍放大觀察。
5.觀察完畢,取下寶石放好,降下或升高鏡筒調平顯微鏡,關閉電源。
四、注意事項:
1.寶石顯微鏡是精密的光學儀器,操作應輕緩,不可用力過猛。
2.不要用手觸摸鏡頭,若須要清潔鏡頭,可用擦鏡布。
3.調節變焦旋鈕時用雙手進行調節。
4.不使用時隨手關掉電源開關。
5.觀察完畢將物鏡調至最低點,避免準焦螺旋疲勞并可延長使用壽命。
五、用途 :
寶石顯微鏡的最主要用途是放大來觀察寶石的內部和外部特征,并可測試寶石的近似折射率,當附加一些元件時,可拓展其使用功能。
、
1.檢查寶石外部特征
(1)觀察寶石基本性質
觀察寶石表面光澤、棱線尖銳度、表面平滑程度、原始晶面和解理等,從而可以得到一些鑒定信息。如寶石腰部有拼合縫,可能是拼合石;若寶石棱線很尖銳,表面平滑,表示此寶石硬度很高(圖15、圖16)。
圖15 充填紅寶石表面光澤差異
圖16 鉆石的三角蝕象
(2)觀察寶石切工質量
觀察寶石切磨質量和拋光質量。如鉆石切工的評價:對稱性好否,同形刻面是否等大,棱線是否交于一點,是否有多余刻面、表面是否有拋光紋和灼傷痕等(圖17)。
圖17 鉆石亭部棱線不齊
2.觀察寶石內部
內部特征包括色帶、生長紋、后刻面棱重影、包裹體等。通過觀察寶石內部特征,可以鑒別寶石,區分天然與合成,是否經過優化處理等(圖18、圖19、圖20)。
圖18 紅寶石內部的色帶
圖19 紅寶石內部的金紅石針
圖20 充填處理紅寶石中的氣泡
3.近似折射率的測定:如寶石為晶體碎塊,無光滑平面供折射儀測試時,可在顯微鏡下用一種浸液,測得寶石的近似折射率,主要方法有貝克線法、柏拉圖法和直接測量法。
4.吸收光譜的觀察:把目鏡換成分光鏡,選擇底光源透射照光來檢測寶石的光譜特征。
5.干涉圖:用兩片偏振片,使其正交,用物臺下聚光鏡提供收斂光,可檢查寶石的干涉圖,待測寶石須浸沒于與其折射率相近的浸液中,并用寶石夾夾住寶石,直至干涉圖出現為止。
6.顯微照相:CCD攝像頭與顯微鏡第三筒的連接可直接拍下寶石中所觀測到的現象,以提供一永久性照相記錄(圖21)。
圖21 CCD攝像頭
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