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品分類
Product Categories珠寶玉石鑒定儀器 寶石顯微鏡 珠寶顯微鏡-深圳麥哲倫 更新日期:2014-03-15 點擊數:2239
一般寶石
所需珠寶鑒定儀器:珠寶顯微鏡、寶石折射儀、紫外熒光燈、偏光鏡、分光鏡、二色鏡、 查爾斯濾色鏡、放大鏡等
一、石英(水晶、紫晶、黃水晶、綠水晶、黃蓉石等)
石英quartz
石英有α-石英(三方晶系)、β-石英(六方晶系)(—573℃以上的一種同質多象變體)等九個變種。
α-石英是地殼中分布最廣的礦物,寶石學中的石英族,寶石品種也均為α-石英,簡稱石英。
化學成分:SiO2 ,屬氧化物類礦物
光性特征:非均質體,三方晶系,U+ , L33L2
結晶習性:單晶多為柱狀,由六方柱、菱面體、三方雙錐、三方偏方面體等組成的聚形,柱面有橫紋和多邊形蝕象。雙晶:道芬雙晶、巴西雙晶常見,尚有日本雙晶。集合體呈粒狀、致密塊狀或晶簇。
顏色:多樣:無色、紫、黃、粉紅、綠、藍及褐—黑等
光澤:玻璃光澤
解理:無,可具貝殼狀斷口
Hm:7
D:2.66(+0.03, -0.02)g/cm3
多色性:弱—強
R·I:1.544-1.553
Δ:0.009
內合物:礦物包體、負晶、氣液包體、紫晶有虎紋狀包體,可具壓電性。
二、石英的寶石品種
1.水晶:無色透明的石英晶體
2.紫晶:紫色的水晶,即透明至半透明的紫色石英。Fe3+,輻照產生空穴心致色
3.黃水晶:黃色的水晶,顏色由Fe2+/Fe3+,O-2與Fe3+,電荷遷移所致。自然界產出較少,大多與紫晶及水晶晶簇伴生。市場所見有些是由紫晶熱處理而成,但多數是合成品。
4.紫黃晶(雙色水晶):一種紫色和黃色共存一體的水晶。紫色、黃色有清晰分界,各占據晶體的一部分。據認為,這是雙晶現象所致。
當紫晶加熱至350-400℃時,偶爾可產生紫黃晶。
天然紫黃晶主要產地為玻利維亞。
當前俄羅斯用水熱法已成功地合成出紫黃晶,甚至紫黃綠三色水晶。
5.煙晶:指煙黃色、褐色甚至幾乎黑色的水晶,行業上也稱茶晶和墨晶。
Al3+輻照色心致色,市場上許多是經輻照的水晶,也有合成的煙晶。
6.芙蓉石:粉紅色至薔薇紅色的石英,Ti4+與Fe2+電荷轉移致色或/Mn、Ti致色,通常致密塊狀,也可為單晶體,可有六射透射星光(含矽線石)
7.綠水晶:無色水晶含綠泥石等礦物而呈綠色,質差的綠色石英產于巴西,目前市場上綠色水晶是紫晶加熱成黃水晶過程中的中間產物,尚有合成墨綠色水晶。
8.藍水晶:水晶含天藍色金紅石而呈藍色,市場所見多為Co致色的合成藍水晶,有Co譜。
9.石英貓眼:含纖維石棉、金紅石等切磨成弧面型產生貓眼效應。
10.星光石英:除芙蓉石外,含金紅石針狀體的水晶也可顯六射星光。
11.發晶、幻晶:含金紅石、電氣石、陽起石等針狀、纖維狀、水草狀、石花狀、毛發狀定向或不定向排列包裹體的水晶為發晶。當包裹體沿生長面排列時,形成單層或多層晶體的幻影稱幻晶。
12.水膽水晶:含較大液態包裹體的水晶(液體可滾動)
二、水晶類的鑒別
1.水晶類與相似寶石的鑒別
(1)水晶與長石的鑒別
水晶 長石
a. 解理 無 蜈蚣紋、解理
b. 斷口 貝殼狀 階梯狀
c. D 2.66g/cm3恒定 2.55-2.75g/cm3
d. R·I 1.544-1.553恒定 1.51-1.57
e. 光性 U+ B
f. 熒光 無 可有熒光
(2)黃水晶與黃色方柱石
黃水晶 黃色方柱石
a. 紫外熒光 無或極弱 Sw紅 Lw黃
b. 雙折率 0.009 0.037或更大,可有雙影
(3)紫晶與紫色方柱石和紫色董青石的鑒別
紫晶 紫色方柱石 紫色董青石
a. 光性 U+ U- B-
b. 多色性 二色性弱 二色性中至強 三色性淺紫/深紫/黃褐
c. 解理 無 可見一組中等 可見一組完全
d. R·I 1.544-1.553 1.536-1.541 1.542-1.551
e. 雙折率 0.009 0.005 0.008-0.012
f. D g/cm3 2.66較恒定 常為2.60 常為2.56-2.60
g. 顏色 常不均勻具色帶 相對均勻 紫中帶藍色調
h. 內含物 色帶、色塊、負晶 常見平行管狀包體
赤鐵礦、針鐵礦等,
礦物包體及氣液包體氣液包體偶見星光效應
2.水晶類與玻璃的鑒別
水晶球與玻璃球、煙晶片、項鏈等
玻璃制品:光性特征、密度、R·I,及內含物氣泡,可鑒別
3.合成水晶的鑒別
約于1908年,世界上第一顆水熱法合成水晶誕生。20世紀70年代原蘇聯合成了黃水晶和紫晶。目前珠寶市場上主要有合成紫晶、合成黃水晶,另有少量綠色、藍色、黃、綠兩色的雙色合成水晶。俄羅斯的科學家們在這個領域處于領先地位,近年來他們已合成芙蓉石、紫黃晶、黃綠雙色以及紫晶—黃晶—綠石英三色水晶。其中紫黃晶已開始商業性生產。
合成水晶特征:
(1)顏色:合成無色水晶具高透明度;合成彩色水晶有均勻、統一的顏色,有時可過深或過淺。
(2)種晶片
(3)包體:桌面灰塵狀“面包渣”——錐輝石、石英雛晶或未溶原料,平行排列的針狀氣液包體等。
(4)紅外光譜測試: 天然無色水晶 3595cm-1和3484cm-1吸收峰
合成無色水晶 3585cm-1和5200cm-1吸收峰
天然紫晶 3545cm-1有明顯吸收峰
合成紫晶 只有弱吸收峰
4.水晶的優化處理及其鑒別
(1)輻照——優化
無色水晶 煙晶
含Fe者輻照可生成紫晶(藍紫、紅紫),還可產生綠黃色、粉紅色,熱處理后可減色或褪去。
(2)熱處理——優化
煙晶 綠黃色/藍色石英
紫晶 (450℃)黃水晶 (500-575℃)橙色、褐紅色水晶
紫晶 (400-500℃)綠水晶
石英 (500℃,24小時)乳白色石英,模仿月光石
(3)染色——處理
水晶加熱淬火,產生大量裂隙,染色模仿紅寶石或祖母綠
鑒別:顏色只在裂隙中
或浸于無色溶液中,產生暈彩——干涉色,稱火燒石或細裂紋石英
(4)涂層——處理
用等離子沉積和真空噴涂技術涂一層薄而透明的金膜/鉑膜或銀膜在水晶表面,使其呈藍到藍綠色,并伴有暈彩,這種方法和效果稱為“水色氣息”。
市場上的鈦寶石(Titania Gemstones)是噴涂鈦并形成氧化鈦薄膜的石英和玉髓。
四、礦床與資源
礦床:巖漿熱液型,偉晶巖型
資源:我國:主要是無色水晶,以江蘇東海最為著名
世界:紫晶——巴西等,烏拉圭和俄羅斯,
此外有美國、馬達加斯加、緬甸
二、尖晶石Spinel
1.特征
礦物名稱:尖晶石, 屬氧化物類礦物
化學成分:MgAl2O4可含Cr、Fe、Zn、Mn等
化學成分 種屬 R·I D g/cm3
MgAl2O4 鎂尖晶石 1.719 3.55
(Mg,Fe)Al2O4 鎂鐵尖晶石 1.77-1.80 3.63-3.90
FeAl2O4 鐵尖晶石 1.835 4.39
(Zn, Mg)Al2O4 鎂鋅尖晶石 1.725-1.753 3.58-4.06
光性特征:等軸晶系,3L44L36L29PC
結晶習性:常呈八面體晶形,有時八面體與菱形十二面體、立方體成聚形,依{111}尖晶石律成接觸雙晶。
顏色:豐富 紅Cr3+ 綠少量Fe2+
藍Zn2+ 褐Cr3+、Fe3+、Fe2+
光澤:玻璃光澤至亞金剛光澤
解理:不完全
Hm:8
D g/cm3:尖晶石3.58-3.61(鎂鐵尖晶石3.63-3.90,鎂鋅尖晶石3.58-4.06)
R·I 1.718(+0.017, -0.008)
(1.74富Cr紅尖晶石,1.77-1.80鐵鎂尖晶石,1.725-1.753鎂鋅尖晶石)
雙折率:無
多色性:無
紫外熒光:紅色、橙色者:Lw弱至強 紅色、橙色熒光
Sw無至弱 紅色、橙色熒光
黃色者:Lw弱至中 褐黃色
&, nbsp; Sw無至褐黃
綠色者:Lw無至中橙—橙紅
其它顏色:一般無
吸收光譜:紅色尖晶石、Cr譜與紅寶石相似,但無Fe線(深藍色合成尖晶石:Co譜)
內含物:八面體尖晶石、負晶、生長紋、雙晶紋、氣液二相包體等
特殊光學效應:星光、變色
2.尖晶石的寶石品種
、偌t尖晶石:Cr3+,名貴品種
、谒{色尖晶石:Zn2+,產于斯里蘭卡 R·I 1.725-1.753 D 3.58-4.06g/cm3
、劬G色尖晶石:Fe2+,產于斯里蘭卡 R·I 1.77-1.80 D 3.63-3.90g/cm3
④無色尖晶石:帶粉色調,純凈無色者稀少
⑤星光尖晶石:紅色、黑色、金紅石包裹體、六射星光(底部平行立方體面)
四射星光(底部平行菱形十二面體面時)產地斯里蘭卡
、拮兩饩喝展猓鹤纤{色、白熾燈、紫紅色,含Cr、V
助溶劑法合成尖晶石,與天然者R.I,D等相同
主要鑒別為放大觀察,可參考紫外熒光和吸收光譜
3、尖晶石的鑒定
(1)尖晶石與相似寶石的鑒別
紅色尖晶石與紅色石榴石的鑒別
紅色尖晶石 紅色石榴石
A、R.I 1.718 , 可達1.74 1.74 或1.75,但可低到1.73
B、熒光 一般有紅色熒光 無
C、內含物 八面體礦物或負晶 針狀或渾圓狀礦物包體
D、光譜 寬吸收帶集中在 鎂鋁榴石寬吸收帶集中在575nm
540nm的綠區 的黃綠區;貴榴石集中在505nm附近
尖晶石與藍晶石、符山石的鑒別:
以光性特征、多色性、密度可以鑒別。
(2)尖晶石與合成尖晶石的鑒別
尖晶石 焰熔法合成尖晶石
A、R.I 1.718 1.728
B、Dg/cm3 3.60 ± 3.64 ±
C、偏光器 全暗 常具斑紋狀等異常消光
D、吸收光譜 藍色者具458nm 鈷藍色者具鈷譜,近等距的三個窄帶
吸收帶 無458nm吸收帶
E、包裹體 八面體礦物、負晶 氣泡、異形氣泡、弧形生長紋等
助熔劑法合成尖晶石與天然尖晶石折射率、密度相同,主要鑒別為放大觀察。此外,可參考紫外熒光和吸收光譜。
4、礦床與資源
寶石級尖晶石產于鎂質的矽卡巖(變質巖)中,具有經濟意義的則產于沖擊砂礦中。
產地:斯里蘭卡、緬甸等
三、石榴石 Garnet
石榴石屬島狀結構硅酸鹽,石榴石是一個大家族
石榴石的通式為X3Y2[SiO4]3
X為二價陽離子:Ca2+, Mg2+, Mn2+,Fe2+等
Y為三價陽離子:Al3+,Fe3+,Cr3+等
鋁系:鎂鋁榴石Mg3Al2[SiO4]3
鐵鋁榴石Fe3 Al2[SiO4]3
錳鋁榴石Mn3 Al2[SiO4]3
鈣系:鈣鋁榴石Ca3Al2[SiO4]3
鈣鐵榴石Ca3Fe2[SiO4]3
鈣鉻榴石Ca3Cr2[SiO4]3
自然界還有錳鐵榴石存在
石榴子石族礦物之間的類質同象現象極為普遍,嚴格說來,天然產出的各種石榴石無一是純種,除了鋁系或鈣系內三種組分之間的類質同象混晶外,在兩系之間也有不同程度的類質同象混晶發生,只不過屬于不完全的取代而已,這就使石榴石的組分鑒定難以準確。
例如:鎂鋁榴石:紅色者
端員組分:鎂鋁榴石 59.7—73.78%
鐵鋁榴石 9.4—22.5%
鈣鋁榴石 2.2—4.8%,最高可達11.9%
較純者為白色:R.I 1. 72 西藏有產出
石榴石族礦物的準確定名需做成分分析(如電子探針等)然后進行化學式計算。
石榴石的鑒定特征:
石榴石為等軸晶系,均質體,但常有任意的偏光反應,不宜用偏光器檢測。
主要鑒定特征為折射率、密度、熒光、無多色性、內含物及吸收光譜。
(1)鎂鋁榴石
橙紅、紅色 D3.78(+0.09,-0.16)g/cm3,R.I 常為1.74
無熒光、無多色性,針狀礦物及渾圓狀晶體包體
564nm寬吸收帶,505nm線,含鐵者可有540nm,445nm線
優質者可有Cr譜(紅區)
(2)鐵鋁榴石 橙紅——紅、紫紅、色調較暗,D4.05(+0.25,-0.12)g/cm3
R.I 1.79(±0.03) 無熒光、無多色性,針狀礦物,鋯石暈及渾圓
狀晶體包體 504nm、520nm、573nm強帶(鐵鋁榴石窗)
423nm, 460nm, 610nm, 680nm, 690nm弱線(帶)
鐵鋁榴石也稱貴榴石
(3)紅榴石(鎂鐵鋁榴石,為鐵鋁榴石與鎂鋁榴石之間過渡種屬)
紅色R.I 1.76(+0.010,-0.020),D 3.84(±0.10)g/cm3
(4)鈣鋁榴石
淺至深綠,淺至深黃、橙紅 R.I 1.74(+0.020,-0.010)
D3.61(+0.12,-0.04)g/cm3 波浪狀,不規則狀和渾圓狀晶體包體,褐黃色鈣鋁榴石,稱桂榴石。
(5)錳鋁榴石
橙—橙紅D 4.15(+0.05,-0.03)g/cm3, R.I 1.810(+0.004,-0.020)
(6)翠榴石 鈣鐵榴石的綠色變種(含Cr)
綠色R.I 1.89 D3.81-3.87 紅區701nm吸收線,馬尾狀石棉包體
鑒別:紅色鎂鋁榴石注意與紅色尖晶石區別
紅色鐵鋁榴石和紅榴石注意與紅寶石區別
黃色、黃綠色者注意與鋯石區別
四、鋯石 Zircon
鋯石 Zr[SiO4],島狀結構硅酸鹽
四方晶系,L44L25PC
U+
四方柱、四方雙錐的聚形,帶四方雙錐的柱狀單晶
可有膝狀雙晶
由于放射性微量元素使結晶狀態逐漸變成非晶質體(即蛻晶質化),根據結晶程度(蛻tuì晶質化程度)可分為高型鋯石,中型鋯石和低型鋯石三種類型,市場所見基本是高型鋯石。
顏色:豐富
光澤:玻璃——金剛光澤
HM 6-7.5
D g/cm3 高型 4.60-4.80
中型 4.10-4.60
低型 3.90-4.10
多色性:二色性、一般較弱,藍色明顯
R.I 高型 1.925-1.984(±0.040)
中型 1.875-1.905(±0.030)
底型 1.810-1.815(±0.030)
雙折率:0.001-0.059
紫外熒光:一般無,但有些具很強熒光
色散:0.039
吸收光譜:特征吸收線為653.5nm
高型:可有二、三條或八、九條吸收線(風琴譜)
中型:幾十條 (U、Th、Nb、Ta、TR3+等)
低型:653.5nm寬吸收帶或模糊或不存在
內含物:磷灰石等晶體包體 生長帶、生長紋、裂隙
重影:平行管狀包體,低中型具平直色帶及絮狀物
一、鋯石主要鑒定特征
(1)吸收光譜653.5nm特征線,風琴譜,高型2-3條或八、九條線
(2)重影
(3)二色性
(4)密度 4.60-4.80g/cm3(高型)
(5)光澤及色散
(6)內含物:礦物包體,生長帶(紋)等
與相似寶石,石榴石,以光性特征,吸收光譜,密度等不難鑒別與硼鋁鎂石(R.I 1.67-1.71)折射率明顯不同。
優化處理:
鋯石的熱處理——改善顏色和透明度,屬優化
輻照處理:屬處理
與熱處理結果是逆變化過程
經熱處理的鋯石經輻照都可恢復到熱處理前的顏色,甚至變深
礦床與資源:
巖漿型:玄武巖中 花崗巖 正長巖等
變質型:變質巖中
砂礦床:
產地:世界:越南和泰國交界處,柬埔寨、斯里蘭卡、緬甸等
我國:海南:紅鋯石 福建:無色(白鋯石)
五、橄欖石 Olivine
橄欖石 (Mg, Fe)2[SiO4]島狀硅酸鹽
斜方晶系:B±
礦物學中橄欖石族分為三個亞族,鎳橄欖石,橄欖石,錳橄欖石。其中橄欖石亞族又分為六個亞種,用作寶石材料的只有鎂橄欖石(Fe2[SiO4 ]占0-10%)和貴橄欖石(Fe2[SiO4]占10-30%)
主要鑒定特征:黃綠色 ,Fe2+ 致色,自色礦物
(1)R.I 1.654-1.690(±0.020)
(2)雙折率:0.035-0.038常為0.036,具雙影
(3)D g/cm3 3.34(+0.14, -0.07)
(4)吸收光譜 453nm,477nm,497nm 窄吸收帶
(藍綠區,藍區近等距,三條窄帶)
(5)內含物:晶體包體、氣液包體、唾蓮葉狀包體
與相似寶石的鑒別:
鉻鈣透輝石:二者,D、R.I 、雙折率、顏色相近
以吸收光譜鑒別(Cr譜)
與硼鋁鎂石:四條吸收帶(線)不同于橄欖石三條
D 3.48g/cm3<, /SUP>大于橄欖石
與黃綠色黝簾石:雙折率低(0.008-0.013)無重影
<, FONT size=3> 吸收光譜只呈彌散弱帶
595,528,455nm,一般只見后二者
礦床與資源:
1、產在堿性玄武巖的深源包體中
我國產地:河北萬全縣,吉林省蛟河縣
2、呈脈狀產在橄欖巖中的熱液脈 里
紅海扎巴賈德島
目前美國亞利桑那州等
保養:橄欖石清洗最佳方法
在清水中用肥皂輕刷洗
六、托帕石(黃玉)Topaz
礦物學名稱:黃玉,也叫黃晶
Al2[SiO4](F,OH)2 島狀結構硅酸鹽
F:OH為3:1—1:1,Al3+Fe3+ Cr3+,Tr4+,Fe2+,Mg2+替代
以F為主稱F型黃玉,OH較多的稱OH型黃玉,形成溫度越高,F含量越高。
密度隨F被OH取代而減小,折射率增大(無色、藍色黃玉為F型黃玉;黃色黃玉為OH型黃玉)
斜方晶系,3L23PC, B+
柱狀,短柱狀,柱面具縱紋
①顏色:多樣:無色、藍、黃、橙、紫、粉、紅色及白、灰等
光澤:玻璃光澤
、诮饫恚簕001}一組完全解理
多色性:弱到中(三色性——黃色黃玉:淺褐黃/黃/橙黃,其它顏色的黃玉只能觀察到二色性,因為三個主要光學方向中有二個主要光學方向選擇吸收相近)
③R.I 1.619-1.627(±0.010)
雙折率:0.008-0.010
、蹹 g/cm3 3.53 (±0.04)
紫外熒光:無一中
、輧群铮簹庖喊w,不混溶液態包體,礦物包體,負晶等
托帕石的鑒定
(1)與相似寶石的鑒定
海藍寶石 藍黃玉
R.I 1.58± 1.62±
D g/cm3 2.72± 3.53±
查氏鏡 黃綠 灰藍泛紅
熱導儀 0.34-0.47 1.59
黃玉與碧璽,磷灰石,賽黃晶,紅柱石等
以D 軸性、雙折率、多色性等不難鑒別
(黃色黃玉R.I 1.629和1.637)但
具三色性: 淺褐黃/黃/橙黃, D,3.53(±0.04)g/cm3
(2)托帕石優化處理及其鑒別
a 軸照然后熱處理
無色或褐色黃玉 深褐,綠褐色黃玉 藍黃玉
需放置半年至一年
待放射性小于70貝克(70-15貝克)為合格,方可上市,因為市場上絕大多數藍黃玉都是經輻照、熱處理的,國標規定:定名藍黃玉,必須注明“是否經輻照處理不可測”字樣。
b 擴散處理
2000年前后,市場出現CO2+擴散處理的黃玉:鑒定特征①呈藍綠色;藍綠色僅限于表層(<5μm)②表面不均勻地聚集有褐黃綠色斑點③濾色鏡下呈橙紅色④吸收光譜,弱吸收CO譜;⑤拉曼光譜檢測
評價:深紅色價值最高,其次為粉紅色,然后是棕黃和藍色,無色價值最低。
礦床與資源
巖漿巖 偉晶巖型
酸性火山巖晶洞中
變質巖 云英巖
高溫氣成熱液鎢、錫、石英脈中
產地:巴西的米納斯吉拉斯
世界95%的黃玉產自該地
斯里蘭卡
蘇聯與拉爾
美國
緬甸
澳大利亞等
我國:新疆、廣東、內蒙、四川、福建、江西、云南等地
七、碧璽(電氣石)Tourmaline
碧璽的礦物學名稱為電氣石,碧璽是寶石學名稱
(Na,K,Ca)(Al,Fe,Li,Mg,Mn)3(Al,Cr,Fe,V)6(BO3)3[SiO18](OH,F)4
碧璽是極為復雜的硼硅酸鹽,以含B為特征
電氣石為環狀結構硅酸鹽
三方晶系L33P,U-多為長柱狀晶體,晶體兩端晶面不同,故無對稱中心,柱面上常有縱紋,橫斷面呈球面三角形,集合體放射狀、束狀等
顏色、豐富(術科考試樣品、刻面、素面、深色、淺色都有)紅、藍、綠、黃、紫、黑、無色、西瓜碧璽、雙色、多色碧璽等
玻璃光澤
二色性中——強
紫外熒光:一般無
粉紅、紅色碧璽 弱紅至紫色熒光
吸收光譜:紅、粉紅色者:綠區有一寬吸收帶,有時可見525nm窄帶,451和458nm,吸收線
綠色和藍色碧璽:紅區普通吸收,498nm強吸收帶
HM7-7.5
①D g/cm3 3.06(+0.20,-0.06)
、赗.I 1.624-1.644(+0.011,-0.009)(黑電氣石1.627-1.657)
③雙折率 0.018-0.040,通常為0.020,暗色0.040具雙影
壓電性:沿特殊方向受力,能在垂直應力的兩邊表面產生數量相等
符號相反的電荷,電量與壓力成正比
熱電性:溫度改變 C軸兩端產生相反的電荷、易吸附灰塵,因此被稱為吸灰石
、軆群铮簹庖簝上嗷騿我灰合喟w,平行C軸管狀包體,晶體包體,針狀礦物包體等。
特殊光學效應:貓眼效應,(多為綠色,少數為藍色,紅色)變色效應(罕見)
碧璽的鑒定:
1、碧璽與相似寶石的鑒別
(1)碧璽與磷灰石的鑒別
以雙折率、硬度、多色性、吸收光譜、D, 鑒別之
(磷灰石: 0.003 <, /SPAN>5 弱 580nm雙線 D3.18 g/cm3)
碧璽貓眼與磷灰石貓眼以吸收光譜鑒別(磷灰石580nm雙線)
(2)與紅柱石鑒別
斜方:B- 雙折率0.007-0.013 強三色性 褐黃綠/褐橙/褐紅
D3.17±g/cm3
(3)與賽黃晶CaB2[SiO4]
斜方B- D3.00(±0.03)g/cm3 吸收光譜580nm雙線
(4)天藍石
單斜 B- 強三色性暗紫藍/淺藍/無色
塊狀集合體可含白色包體
2、與合成碧璽的鑒別
合成碧璽已出現在國外市場
鑒定:1、顏色均勻,純凈,完美無瑕 2、D2.9-3.0 g/cm3
3、內合物水熱法特征
3、碧璽的優化處理及其鑒別
(1)輻照——處理
改善顏色
(2)熱處理——優化
改善顏色
(3)充填——處理
蠟、塑料等充填
放大觀察
(4)鍍膜——處理
可形成各種鮮艷的顏色
鑒定: a、只測得一個折射率值,且折射率變化范圍較大,甚至>1.70
b、光澤強,可達亞金屬光澤
c、特征包體為無色透明晶體,針點狀包體,指紋狀包體及裂隙
礦床與產地:
主要為稀有金屬偉晶巖型
巴西米納斯吉拉斯,50-70%彩色碧璽來自巴西
我國:新疆、云南、內蒙等地
加工:加色:⊥C軸(OA)切磨(吸收性NO>Ne)
減色://C軸(OA)切磨
八、長石族(月光石、天河石、日光石、拉長石)
長石族礦物為架狀結構硅酸鹽,為鋁硅酸鹽,長石族礦物是地殼中分布最廣的礦物,約占地殼總重量的50%,組成長石的主要組分有四種:
鉀長石 K[AlSi3O8] Or
鈉長石 Na [AlSi3O8] Ab
鈣長石 Ca [Al2Si2O8] An
鋇長石 Ba [Al2Si2O8] Cn(含量極少,若>2%則可稱某長石的含鋇亞種)
長石族礦物可分為堿性長石亞族(鉀鈉長石亞族)和斜長石亞族(鈉鈣長石亞族)
堿性長石亞族
堿性長石是Or和Ab的一系列類質同象固溶體礦物,高溫可以任意比例混溶,低溫有限混溶。
(1)富鉀長石:透長石(K,Na)[AlSi3O8] 單斜
正長石K[AlSi3O8] 單斜
微斜長石K[AlSi3O8] 三斜
冰長石 單斜或三斜
(冰長石是鉀長石的低溫變種,形態和成因比較特殊,Ab<20%,無色透明,也有藍色者(德國))
(2)富鈉長石 鈉長石 Na[AlSi3O8](An<5%) 三斜
歪長石(Na,K)[AlSi3O8] 三斜
(3)鉀鈉質長石 條紋長石 (由Or和Ab構成)(有時為更長石)
斜長石亞族
是Ab和An所構成的連續的固溶體系列
常用An的百分數表示斜長石的號碼 An %
斜長石: 鈉長石 0~10
Na[AlSi3O8]-Ca[Al2Si2O8] 更(奧)長石 10~30
Ab An 中長石 30~50
拉長石 50~70
培長石 70~90
鈣長石 90~100
長石:
光性特征: 為B±
正長石、透長石為單斜晶系
冰長石 單斜或三斜晶系
其他品種為三斜晶系
結晶習性: 板柱狀晶體 斜長石有聚片雙晶
鉀長石 卡氏雙晶
微斜長石格子狀雙晶
顏色:無色、灰、黃、綠、橙、褐等
光澤:玻璃光澤,斷口玻璃至珍珠光澤或油脂光澤
紫外熒光:無至弱
解理:兩組正交或近正交中等至完全解理
吸收光譜:不特征,黃色長石具420,448nm寬吸收帶
HM 6-65
多色性:通常無
D:2.55-2.75
R.I 1.51-1.57
內含物:礦物晶體,針狀礦物,雙晶紋,解理,氣液包體等
特殊光學效應:月光效應,暈彩效應,貓眼效應,砂金效應,星光效應(透射星光,灰白色,近橢圓素面,有雙晶,一般可見解理)
鑒定:
1、月光石
、侔住⒒、黃、褐、橙、綠黃、藍等色
、赗.I 1.52±
、跠 g/cm3 2.55-2.61
④雙折率:0.005-0.008
內含物:有蜈蚣紋,指紋狀包體,針狀包體等
注意與弧面型具月光效應的白瑪瑙(玉髓),近于無色的岫玉,水晶區別
與玉髓:岫玉、以光性特征,放大觀察區別
與水晶需精確測定折射率,密度,結合放大觀察,熒光等鑒別之。
藍月光價值比白月光高
2、天河石(亞馬遜石)
天河石是微斜長石(KAl[Si3O8])的綠色至藍色的變種
含有Rb和Cs,取代K,產生色心致色
(1)綠——藍,顏色格子狀,條紋狀或斑紋狀
(2)可見雙晶紋或解理
(3)D g/cm3 2.56±
(4)R.I 1.522-1.530 ±
(5)紫外熒光 LW 黃綠
SW 無
注意與綠色, 綠柱石、綠玉髓,綠色石英巖玉的鑒別
3、日光石(日長石、太陽石)
正長石、奧長石、拉長石等均可具有日光效應
、偕敖鹦 含赤鐵礦 自然銅晶體等
、诿芏龋凵渎 一般 D 2.65±g/cm3
視長石品種而定 R.I 1.537-1.547
注意與人造砂金玻璃的鑒別
4、拉長石
(1)暈彩(變彩)鈉長石,鈣長石,呈頁片互生引起的。
(2)D 2.65-2.75g/cm3
(3)R.I 1.559-1.568(±0.005)
鑒別:月光石注意與石英的鑒別
天河石拉長石與綠柱石鑒別
少見寶石
一、方柱石
Na4[AlSi3O8]3Cl——Ca4[Al2Si2O8]3(CO3,SO4)
Ma Me
方柱石礦物的組成成分,類如斜長石,也有兩個端員組分,其一為鈉柱石(Ma),另一為鈣柱石(Me)
據Ma、Me的含量不同,方柱石分為五個不同的礦物種:
鈉柱石 Ma100-90 Me0-10
韋柱石 Me10-40
中柱石 Me40-60
針柱石 Me60-90
鈣柱石 Ma10-0 Me90-100
方柱石中隨Me的增加,R.I,雙折率,D隨之增加
主要鑒定特征
(1)四方晶系U-
(2)顏色豐富
(3)可見一組中等解理
(4)D2.60-2.74g/cm3 紫色者常為2.60±g/cm3
(5)R.I 1.550-1.564(+0.015,-0.014)
紫色者為1.536-1.541
(6)0.004-0.037 紫色者 0.005,黃色0.037或更大
(7)紫外熒光:黃色者 LW黃
SW紅
(8)內含物:常具平行管狀包體,晶體礦物,針狀,氣液,負晶等
鑒別:注意與紫晶、黃水晶、堇青石鑒別
礦產:含鈣的區域變質巖中
接觸變質巖中
偉晶巖中
火山巖中
產地:巴西、緬甸、加拿大等
我國新疆(南疆)
二、榍石
CaTi[SiO4]O
主要鑒定特征
(1)單科B+
(2)黃、綠、褐、橙、無色、少見紅色
(3)金剛光澤
(4)D 3.52(±0.02)g/cm3
(5)R.I 1.90-2.034(±0.020)
(6)雙折率0.100-0.135
(7)吸收光譜 有時見580nm雙線
(8)放大檢查:重影,指紋狀包體礦物包體,雙晶
(9)色散強:0.051
(10)多色性:黃至褐色榍石:中至強三色性,淺黃/褐橙/褐黃
鑒別:榍石與鋯石,合成金紅石,以密度、軸性、內含物,吸收光譜可以區分
三、符山石 Ca10Mg2Al4[SiO4]3[SiO7]2(OH)4
四方晶系
柱狀晶體、塊狀集合體
玻璃光澤
顏色豐富
HM 6-7
①D g/cm3 3.40(+.010,-0.15)g/cm3
U±
多色性,弱
②R.I 1.713-1.718(+0.003,-0.013)
點測常為1.71
雙折率:0.001-0.012
、畚展庾V 464nm,528.5nm線
④內含物,氣液包體,礦物包體
鑒別:與尖晶石以光性特征,多色性,密度鑒別之
與綠簾石以多色性,雙折率區別之
與藍晶石以光性特征,多色性區別之
四、錫石
SnO2 四方晶系 U+
暗褐色至黑色,黃褐、黃、無色
主要鑒定特征
(1)金剛光澤至亞金剛光澤
(2)D g/cm3 6.95(±0.08)
(3)多色性:二色性弱至中
(4)R.I 1.997-2.093±(含石英可為1.54),雙折率:0.096-0.098
(5)色散0.071
(6)放大檢查、礦物包體、色帶、雙影
五、紅柱石
Al2SiO5 (Al2SiO5的同質多象變體還有矽線石、藍晶石)斜方晶系 B-
主要鑒定特征
、貲 3.17±g/cm3
、赗.I 1.634-1.643±
、垭p折率 0.007-0.013
④紫外熒光:無至中等的綠至黃綠色(SW)
、荻嗌裕簭娙,褐黃綠/褐橙/褐紅
以光性特征多色性,雙折率區別于電氣石,磷灰石
紅柱石內有黑十字(碳質)者稱空晶石
紅柱石柱狀晶體呈放射狀排列形如菊花者稱菊花石
六、矽線石
Al2SiO5
斜方晶系B+ 白至灰、褐綠。紫藍至灰藍(稀少)
主要鑒定特征
(1)一組完全解理
(2)D g/cm3 3.25±
(3)R.I 1.659-1.680(+0.004-0.006)。點測1.66
(4)雙折率0.015-0.021
(5)纖維狀礦物包體,及尖晶石、黑云母等包體
(6)常有貓眼效應
(7)410、441、462nm弱帶
鑒別:a.以一組完全解理區別于透輝石貓眼(二組近正交完全解理)
b.與碧璽貓眼以密度,多色性區別之
c.與磷灰石貓眼以吸收光譜,密度區別之
d.與陽起石貓眼以光性特征(全亮)
吸收光譜505nm吸收線
七、藍晶石
Al2SiO5 三
三斜晶系B-
淺至深藍、綠、黃、灰褐、無色等
主要鑒定特征:二硬石 ,HM //C軸4-5,⊥C 6-7
(1)R.I 1.716-1.731
(2)D 3.68g/cm3±
(3)雙折率0.012-0.017
(4)多色性:藍色者,三色性中,無色/深藍/紫藍
(5)熒光:LW 弱紅 SW無
(6)光譜:435nm,445nm帶
(7)內含物:礦物包體,解理、裂理、色帶等
與尖晶石、符山石等以多色性,密度等鑒別之
八、堇青石
(Mg,Fe)2Al3[AlSi5O18]
環狀結構鋁硅酸鹽
Mg,Fe可形成完全的類質同象,自然界中,含Mg為主者多,含Fe為主者少,含TiMn量很少,結構通道中可含H2O,Na,K等。
斜方晶系:3L23PC B-
單晶柱狀,因雙, , 晶常呈假六方形,集合體致密塊狀或浸染狀
顏色:藍色(帶紫色調) 紫色(帶藍色調)
藍色和紫色者用作寶石,還有其它顏色如無色、微黃白、綠、褐、灰等
主要鑒定特征:
(1)R.I:1.542-1.551,可稍低
(2)雙折率:0.008-0.012
(3)D 2.61g/cm3 常較低為2.56-2.60
(4)強三色性:紫色者:淺紫/深紫/黃褐
藍色者:無至黃/藍灰/深紫
(5)內含物:礦物包體,氣液包體,色帶
(6)可有砂金效應
鑒別:注意與紫晶,方柱石的鑒別(見前述)
九、綠簾石
Ca2FeAl2[SiO4][Si2O7]O(OH)
單斜晶系L2PC B-
柱狀或柱狀集合體
淺至深綠至棕褐色、黃、黑
主要鑒定特征:
(1)R.I:1.729-1.765(+0.012 -0.035)
(2)雙折率:0.019-0.045
(3)D 3.40(+0.10 -0.15)
(4)三色性強:綠/褐/黃
(5)吸收光譜,可見445nm強帶,475nm弱線
(6)內合物:氣液包體,礦物包體
鑒別:與金綠寶石以密度及多色性區別
十、黝簾石(坦桑石)tanzanite
坦桑石 礦物名稱為黝簾石 zoisite屬綠簾石族礦物,島狀結構硅酸鹽
Ca2Al3[SiO4][Si2O7]O(OH)
斜方晶系3L23PC B+
坦桑石鑒定特征
(1)藍色,紫藍至藍紫色
(2)R.I 1.691-1.700(±0.005)
(3)雙折率:0.008-0.013
(4)三色性強:藍/紫紅/綠黃
(5)內合物:氣液包體,礦物包體(陽起石、石墨、十字石等)
(6)D g/cm3 3.35±
熱處理:產生紫、藍色、穩定、不可測
十一、輝石
1、頑火輝石
(Mg,Fe)2[Si2O6]
斜方晶系B+
紅褐、褐綠、黃綠、無色(稀少)
主要鑒定特征一
(1)兩組近正交的完全解理
(2)D 3.25(+0.15 -0.02)g/cm3
(3)R.I 1.663-1.673(±0.010)
(4)雙折率:0.008-0.011
(5)三色性弱至強:褐黃/綠/黃綠
(6)505nm,550nm線
(7)內合物:纖維狀礦物包體,暗色礦物包體。特殊光學效應,星光效應(稀少)
鑒別注意與矽線石貓眼,碧璽貓眼區別
2、透輝石
Camg[Si2O6]
單斜晶系B+
藍綠色至黃綠色、褐色、黑色、紫色、無色至白色
主要鑒定特征:
(1)R.I 1.675-1.701(+0.029,-0.010)
點測:1.68±
(2)雙折率0.024-0.030
(3)D 3.29±g/cm3
(4)解理:二組近正交解理
(5)氣液包體,絲狀礦物包體
(6)特殊光學效應:星光效應,貓眼效應
注意與矽線石貓眼 鑒別(#)
3、普通輝石
(Ca, Mg, Fe)2[(Si, Al)2O6]
單斜晶系:B+
灰褐、褐、紫褐、綠黑色
主要鑒定特征
(1)R.I 1.670-1.772
(2)雙折率0.018-0.033
(3)R.I 3.23-3.52g/cm3
(4)三色性:弱一中,淺綠/淺褐/綠黃
(5)礦物包體
(6)二組近正交解理
4、鋰輝石
LiAl[Si2O6]
單斜 B+
粉紅色至藍紫紅色,綠色,黃色,無色,藍色,通常色調較淺
主要鑒定特征:
(1)R.I 1.660-1.676(±0.005)
(2)雙折率0.014-0.016
(3)D 3.18±g/cm3
(4)二組近正交解理
易與藍柱石,硅鈹石混淆
十二、磷灰石
磷酸鹽礦物
Ca5[PO4]3(F,Cl,OH)
L6PC 六方晶系 U-
無色、黃、綠、紫、紫紅、粉紅、褐、藍色
主要鑒定特征:
(1)R.I 1.634-1.638(+0.012,-0.006)
(2)雙折率多為0.003(0.002,-0.008)
(3)D 3.18(±0.05)
(4)熒光:因自身顏色而異
(5)多色性:弱,藍色者強:藍/黃
(6)吸收光譜:無色,黃色等及具貓眼效應者有特征的580nm雙線